|
|
北京东六环16公里将变地下隧道 |
本报讯(记者王海燕)通州区委书记曾赞荣日前对外通报了东六环入地、北京环球主题公园等北京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的最新进展情况。 东六环路入地工程全长约16公里,改造完成后东六环京哈高速至潞苑北大街段将变 ... |
先农坛时隔百年再现秋收 市民体验收获的乐趣 |
本报讯(记者 刘冕)白露高粱秋分豆,先农坛演起“丰收”景。这是100多年来先农坛首次恢复秋收。昨天是白露节气,十组家庭受邀到先农坛割谷穗,互赠《秋牛图》,体验收获的乐趣。同时,《一亩三分擘画天下——北 ... |
全国首个小微企业续贷中心落户北京 |
经济日报北京8月22日讯(记者杨学聪)报道:由北京银保监局、海淀区政府推动设立的“北京市企业续贷受理中心”(以下简称“续贷中心”)22日正式落户北京市海淀区政务服务中心。这是全国首个小微企业续贷中心, ... |
机器人创新产品“聚会”北京 渗透入生产生活各领域 |
8月20日,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摄影:常宇歌)(摄影:中新社记者 侯宇)(摄影:中新社记者 侯宇) 中新社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 杜燕 郭超凯)在生产线上精准地拧紧一颗螺丝钉、钻入 ... |
北京人工智能人才占内地总量60% |
中新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 于立霄)北京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迄今突破1000家,占内地人工智能企业总量的26.5%,聚集了百度、小米、京东、字节跳动等一批高科技企业,人工智能人才占内地同类人才总量的60%。 ... |
国际养老机构汇聚北京展特长 冀精耕中国市场 |
中新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杜燕)目前,中国正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或将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22日,来自美、德、日、俄、法、中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养老机构汇聚北京,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养老服 ... |
今年北京安排高精尖资金支持项目43个 带动社会投资约32亿元 |
中新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于立霄)北京加快高精尖产业项目建设,2019年预算安排高精尖资金支持项目43个,带动社会投资约32亿元(人民币,下同)。 22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巡视员姜广智在“北京市庆祝中华 ... |
中关村支持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打造科技创新“加速器” |
中新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 于立霄)为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中关村通过“技术创新+科技服务业”模式,搭建了科技服务体系,集聚了知识产权、检测认证、技术转移等上千家涵盖科技创新全领 ... |
创新发展机器人产业 到2021年本市该产业收入超120亿元 |
中新社北京8月21日电(记者杜燕)2018年北京市机器人企业数量400余家,全产业收入达到100亿元(人民币,下同)左右。到2021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配套体系逐步完善,机器人及相关产业收入将超过120亿元。 这是北京 ... |
国际养老机构汇聚北京展特长 冀精耕中国市场 |
中新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杜燕)目前,中国正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或将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22日,来自美、德、日、俄、法、中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养老机构汇聚北京,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养老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