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间网
广东频道
科技数码 | 生活消费 | 女性时尚 | 娱乐综艺| 游戏动漫 | 汽车网站 | 酒店旅游 | 医疗健康 | 家居房产 | 财经商业 | 文化艺术 | 法治舆情
亲子母婴 | 体育运动 | 教育培训 | 食品餐饮 | 农业园艺| 公益环保 | 电商物流 | 情感心理 | 职场管理 | 视频音频 | 交通能源 | 评论调研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视频|法治|推广

位居“2022年中国高校转化榜”第二,浙江大学这样做!

2024-1-3 16:07 |来源: 人民时间网广东频道

近日,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正式发布2022年中国高校转化榜,浙江大学以702.56分,位列全国高校第2位。

浙江大学作为浙江省唯一的C9联盟大学、985工科大学和211工科大学,一直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学校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平台优势,整合科学技术研讨院、产业技术转化研讨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等校内机构资本,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搭建“原始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化”全链条转化流程,积极探索实践科技成果转化的浙大模式。

学校于2006年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建立包括企业合作发展部、专业团队服务部、国际合作服务部、知识产权服务部、培训服务部、综合事务服务部和区域合作推广中心的“六部一中心”组织架构,构建了一支160多人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并组建了数据处理技术推广中心等16支专业化团队。此外,在国内建设98家区域分支机构,涵盖江苏、广东、山东、湖南和四川等12个省(自治区),在各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一、转化能力画像

备注:雷达图分数按百分制计算,未计算指标权重。

图1 浙江大学成果转化雷达图

2022年,浙江大学有专任教师数4865人,学校支出总计144.6亿元,拥有国家级转化服务机构5个,2项专利获得中国专利奖(其中1项获金奖)。

图2 浙江大学转化数据一览图

二、和相关高校对比

图3 浙江大学与相关高校转化能力对比

浙江大学的科研人力、科研产出和成果市场化程度优势明显,在科研经费、科研平台和转化成效仍有提升空间。从具体指标看,浙江大学科研基础好,学校专任教师数是高校平均水平的1.72倍;科研产出水平高,2022年学校授权专利数量是高校平均水平的2.6倍;在成果转化方面成效显著,转化合同金额是高校平均水平的4.4倍;在企业培育方面优势突出,学校入股企业数量是高校平均水平的5.4倍。

三、先进经验

1.健全领导体系。成立由校党政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全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委员的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委员会,整合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资源,完善学校原始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为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成立技术转移工作协调小组,优化区域技术转移分支机构布局,目前学校在全国设立工研院地方平台9个、科技园区5个、技术转移分中心98家。

2.加强平台建设。紧紧抓住国家支持“双创”和浙江省委省政府打造城西科创大走廊重要机遇期,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平台优势,大力推进紫金众创小镇建设,着力打造国际合作与技术转化的大平台。建立校友总部经济园等技术转移终端平台,积极吸引校友企业和以校友企业为纽带的社会企业投资入驻。与省科技厅共同发起成立浙江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交易和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工作,提高学校知识产权策划与服务能力。

3.强化创新创业服务。搭建 “FOCUS”(全维度Full-Field、跨领域Overarching、终身制Career、全球化Universal、高赋能Stimulating)创新服务体系,将“智享(科创产业学习交流平台)、智汇(行业科研发展高端对话)、智融(泛浙大投融资对接)、智学(浙大创新创业训练营)、求是桥(浙大科技成果对接)”等五大服务平台化,通过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备案(专业化)众创空间等载体,吸引浙大师生在科技园内创办孵化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同时积极引入民间资本,构建“浙大紫金创投联盟”、“紫兴天使投资基金”等投融资服务平台,并且与金融机构建立“金融服务超市”,通过资本服务,加快成果转化。

(先进经验来源:教育部发表文章:《浙江大学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133/s192/201903/t20190322_374752.html

《教育部科技司关于印发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典型经验的通知》

http://www.moe.gov.cn/s78/A16/tongzhi/202004/t20200417_444200.html)

四、典型案例

在移动端成像不断发展的今天,手机摄影已经代替专业相机成为人们获取图像的主要手段,但手机成像系统一直存在无法完全避免光学像差和加工偏差带来的退化问题。浙江大学冯华君、徐之海课题组自2014年起长期与顶级手机公司合作开展了多项智能手机图像处理技术研究。2019年,公司与课题组多次讨论,提出了能否使用算法解决手机镜头成像缺陷的需求。冯华君教授指导博士生陈世錡等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光学方法矫正成像系统的光学像差,完满解决光学设计像差及加工误差带来的像质退化难题,属于国际首创的基于物理模型的图像复原方法。

该项工作解决了真实成像系统的光学像差之后,在华为P50/meta50等多款旗舰手机中落地应用,实现了接近衍射极限的像质提升,被华为公司认为“业界顶级”,“重要卖点”,引起手机业界的强烈反响,生动诠释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时代精神与风貌。

(典型案例来源:浙江大学信息学部2022年光谷成果转化奖简介

http://fit.zju.edu.cn/fitcn/2023/0412/c41975a2740318/page.htm)

分享按钮
人民时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本站所刊登的首发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人民时间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2018 - 2022 www.peopletim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