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间网
广东频道
科技数码 | 生活消费 | 女性时尚 | 娱乐综艺| 游戏动漫 | 汽车网站 | 酒店旅游 | 医疗健康 | 家居房产 | 财经商业 | 文化艺术 | 法治舆情
亲子母婴 | 体育运动 | 教育培训 | 食品餐饮 | 农业园艺| 公益环保 | 电商物流 | 情感心理 | 职场管理 | 视频音频 | 交通能源 | 评论调研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视频|法治|推广

2022年中国高校转化榜|哈尔滨工业大学转化经验分享

2024-1-8 15:57 |来源: 人民时间网广东频道

近日,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正式发布2022年中国高校转化榜,哈尔滨工业大学以508.70分,位列全国高校第4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国家发展战略和“双一流”建设为导向,发挥技术、人才和成果转化优势,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学校构建了培养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全成长周期支持体系,从原创探索计划、交叉研究支持计划,到“top”学术成果培育计划、领军人才跃升计划,再到校内培育重大项目、科技成果奖励培育等开展一系列支持计划,推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学校荣获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先进集体”等表彰,先后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入选国家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高校。2020年6月,学校成立技术转移中心,负责学校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作价入股等工作,与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合署,重点结合大学科技园、地方研究院等机构的建设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截至目前,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所属的全资、参控股企业共40家。

一、转化能力画像

备注:雷达图分数按百分制计算,未计算指标权重

图1 哈尔滨工业大学成果转化雷达图

202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有专任教师数2831人,学校支出总计90.02亿元,拥有国家级转化服务机构2个,2项专利获得中国专利奖(其中1项获金奖、1项获银奖)。

图2 哈尔滨工业大学转化数据一览图

二、和相关高校对比

图3 哈尔滨工业大学与相关高校转化能力对比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产出和成果市场化优势明显,但科研人力、科研经费、科研平台、服务机构和转化成效仍有上升空间。从具体指标看,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产出水平高,2022年授权专利数是高校平均水平的2倍,其中授权发明专利数量是高校平均水平的1.7倍;在企业培育方面优势突出,入股企业数量是高校平均水平的5.4倍。

三、先进经验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制度体系。学校目前已经形成了健全的成果转移转化制度体系,成果作价入股奖励团队的最高达到90%;专利许可、转让可以提取不低于70%的比例,对成果持有人和成果转化人员进行奖励;学校允许以无偿许可的方式,向学生授权使用;支持购买中介技术服务;设置创新创业岗,在评职和考核中增加了成果转化权重;优化了知识产权管理流程,开展专利申请前评估,提高专利质量。

2.赋权支持教师成果转化,尽调保护学校合法权益。用赋权试点政策,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成果转化活动。赋予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方式的相关教师提供权益确认清单,说明企业科技成果使用情况,学校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尽职调查。根据评估结果,与使用学校科技成果的教师签署“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赋权协议”,同时与其创办的企业签订“专利许可实施协议”,约定每年从企业营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校方收益。学校委托第三方法律机构对未使用学校科技成果的企业进行法务尽调,以切实维护学校合法权益。

3.成立研究院填补转化“中间地带”。学校形成以学校本部为技术源头,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技术辐射节点的覆盖全国的技术转移网络。产业技术研究院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模式,它处于成果转化中间地带,快速地将科技成果形成产品并推向市场。目前哈工大已经成立数家产业技术研究院,转化一批技术成果,孵化一批科技型企业。

4.打通“创新创业产业”联动发展业务链条。2014年12月,学校和黑龙江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联合创建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实现技术和人才力量的有效整合。目前形成了以产业集团为组织形式,以产业投资和产业孵化服务为工具,以聚合产业发展资源为特色,以高端技术和高端人才为核心竞争力,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任务和重要利润来源,以产业链整体运营和整体进步为目标的专注于机器人行业的“成果转化平台经济模式”。依托这一模式,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了一个良好创业生态,生态圈内产业项目、人才、技术及产品不断聚集。

四、典型案例

2020年1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以混合所有制形式,依托小卫星技术团队组建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工大卫星”),凭借“学校技术创新总体设计+公司商业化生产制造”运行模式将近30年的小卫星技术成果转化落地。

针对传统卫星研制过程中迭代速度慢、研制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工大卫星成立企业技术中心,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经过多型号任务研制论证,现在已形成成熟的柔性化卫星平台技术体系,具备1吨以下通信、导航、遥感微小卫星整星批量化设计、制造及在轨交付能力。目前,工大卫星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星座及整星批量化设计、AIT和在轨交付服务提供商,已承担百余颗商业卫星的研制、批产任务,技术团队成功研制并发射了22颗卫星,覆盖通信、导航、遥感三类主要商业卫星领域。2023年6月,公司研制的我国首颗平板式新体制通信试验卫星——“龙江三号”成功发射。

成立两年以来,公司人员规模已超百人,并于2021年底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现拥有完整的卫星分系统设计团队、完善的工程技术应用队伍,形成了先进的柔性化卫星平台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传统卫星方案设计、产品研制、装配制造过程中迭代速度慢、研制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瓶颈问题,填补了黑龙江省卫星制造产业的空白,促进小卫星制造产业链的形成。

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来源:

①南方日报 | 哈工大的小卫星“奔月”了!来看“技术牛”如何转化成果?https://mp.weixin.qq.com/s/6HbpNICzdazVbZc_rqVZog

②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推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 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http://drc.hlj.gov.cn/drc/c111429/202212/c00_31501812.shtml

③东北网报道:创新发展 龙江发力|工大卫星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迸发强劲“星”动力https://heilongjiang.dbw.cn/system/2023/08/16/059189788.shtml

声明:本报告转载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仅供交流,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更正、删除。

分享按钮
人民时间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本站所刊登的首发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人民时间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2018 - 2022 www.peopletim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