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民网息县8月23日电(张毅力、尚明桢、慎志远)"东南第一峰"濮公山,地处河南省息县城南4公里处的淮河南岸,大文豪苏轼曾游历此地,留下墨宝。 然而,不休止的崩山采矿,让原本峰峦叠嶂、青翠欲滴的濮公山千疮百孔,仅残留几个小山头。 时至今日,濮公山再获新生。 登临濮公山极顶。俯视,九曲栈桥横卧在天池之间,一池墨绿,相得益彰;仰望,天空白云镶嵌,湛蓝辽阔,雅趣盎然;近看,登山栈道随山附形,绿树掩映,若隐若现;远眺,大河之南,九州之央,物阜民丰大息县尽在眼前。 近年来,千年古县城息县乘着“百城提质”的春风,依托淮水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统筹做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一座魅力新城,正在濮公山下,淮河岸边悄然崛起。 青山绿水绕城郭 龙湖公园内,10公里休闲健身圈,晨跑散步的群众络绎不绝;湖面上,听淮桥、望淮桥、九孔桥等一座座“飞虹”凌波,连接城市;湖心,如意岛上在建的古风连廊,日后将成为市民学习阅读的自由天地…… “简直是天翻地覆哩变化,形容词都没法形容,好哩很!”带着孙子来游园的秦大爷说,原来这里荒草杂生,坑坑洼洼,刮风起尘,下雨污水横流,简直就是一块城市“牛皮癣”。 如何揭掉这块城市“伤疤”,还群众绿水青山?息县投资4.5亿元,建设了以五一水库为基址的息县城市新景观??龙湖公园。龙湖公园规划范围北至海虹大道、南至求索路、西到秀水路、东到紫云路,南北长约5000米,东西宽约140??1000米,占地面积约5000亩(其中水域面积3000亩、景观绿化面积2000亩)。 目前,龙湖公园通过疏浚水系、整理驳岸、补植良木等措施,赋予公园人文内涵,“绿野为纲水为脉,花溪叠瀑桥连亭”的城市公园新景观雏形初显。 城市“双修”,最终要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县里要求,要把最好的地儿留给老百姓。”息县住建局局长徐鑫指着“坐拥龙湖后花园”的棚户区说,龙湖区附近居住区原为黄庄、王庄、二里庄、刘寨、小夏庄等5个村民组,改造过程中确保搬迁居民就地入住。 截至目前,息县谋划实施22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累计实施征收总户数8452户,征收房屋建筑面积123.07万平方米,总投资742221万元,有力改善了城区面貌和环境,这些棚户区安置房选址大多靠近“黄金位置”,确保群众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乐其室”,真正让青山绿水“住”在老百姓家门口。 近年来,息县坚持“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理念,推动实施濮公山矿山公园、息州森林公园、龙湖公园等三个千亩以上的生态绿地公园修复建设。三年来,先后新建琴台园、趣园、致园等街区游园9处。累计实施改造背街小巷36条。对塔园水系、三里沟水系、?河水系等5条水系进行生态修复,初步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见园、行路见荫、生意盎然”的美好城市愿景。 |
|